9月9日至15日,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,本届宣传周的主题是:网络安全为人民,网络安全靠人民。
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,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
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,网络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、为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引发了信息泄露、隐私侵犯、电信诈骗等诸多社会问题,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。
今天,“保密观”总结了日常生活中守护网络安全的“四要”“四不要”,帮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。
“四要”:
1.设备密码要勤换:密码是守护账户安全的重要防线,保护密码的方式除了设置强密码、避免所有账户使用同一个密码外,更重要的是定期更换密码,避免长期使用增加被泄露或被破解的风险。
2.杀毒软件要更新:密码是守护账户安全的重要防线,保护密码的方式除了设置强密码、避免所有账户使用同一个密码外,更重要的是定期更换密码,避免长期使用增加被泄露或被破解的风险。
3.智能家居要警惕:密码是守护账户安全的重要防线,保护密码的方式除了设置强密码、避免所有账户使用同一个密码外,更重要的是定期更换密码,避免长期使用增加被泄露或被破解的风险。
4.AI诈骗要当心: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,“AI换脸、拟声”等新型诈骗方式越发普遍,面对这些新套路,要谨慎验证对方身份。除此之外,日常生活中要提升对人脸、声纹等个人生物数据的保护意识,拒绝需要录入生物信息的非必要场景及非正规软件。
“四不要”:
1.陌生WiFi不要连:在公共场合连接免费WiFi时,极易碰到不法分子搭建的山寨WiFi。如果不慎连接,不法分子即可通过后台监控用户传输的数据,窃取支付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。
2.钓鱼链接不要点:在公共场合连接免费WiFi时,极易碰到不法分子搭建的山寨WiFi。如果不慎连接,不法分子即可通过后台监控用户传输的数据,窃取支付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。
3.不明二维码不要扫:二维码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而且制作简单、真伪难辨,常常被不法分子用于传播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。一旦扫描了恶意二维码,手机后台就可能遭到非法入侵,相关权限也被控制,进而导致个人信息陷入被窥探和非法使用的风险中。
4.个人信息不要晒:机票、证书、照片等内容中包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关键位置等个人信息,如果随意晒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,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,给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带来风险。